水性涂料 “水” 的使用才是關鍵! |
發布時間:2020-10-30 作者:無窮花水性漆 文章出處: 瀏覽量:1553 |
水 水無色透明,沒有味道,無毒無害,又無處不在。水的冰點是0 ℃,沸點是100 ℃,所以水性涂料要求保存在0 ℃以上。水,化學性能穩定,不燃不爆,所以水性涂料都是非危險品,生產、存放和運輸過程都很安全。 水是極性溶劑,根據相似相溶原理,作為涂料基本成分的基料和顏填料必須借助于乳化劑和分散劑分別乳化和分散在水里。乳化劑也稱作表面活性劑,分子鏈的一端帶有極性,另一端則是非極性的,而成膜物質,往往是有機高分子材料被乳化,存在于表面活性劑形成的膠束中,通過雙電層保護或者空間位阻的方式彼此隔絕,由此穩定懸浮在水中。
水性漆成為家具行業的新寵,與水密切相關,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水取代油性漆中的有機溶劑作為分散介質,與油性漆相比,不使用有機溶劑,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質,無毒無刺激氣味,節省資源也更環保。 涂料是由樹脂、顏料、填料、助劑和溶劑組成。樹脂的類型就決定了涂料的種類。不同種類的涂料,其成膜機理差異大。要想對水性漆的性能、特點、施工應用有一個原則性的認識,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其成膜機理。 一、水性單、雙組分涂料成膜機理各異 水性涂料主要是由水性樹脂、顏填料、助劑、水組成,其成膜過程和溶劑性涂料有著完全不同的機理,并且相對復雜,主要是因為水性涂料中水性樹脂的特殊結構和水分的存在。 水性單組分涂料涂裝在家具表面后,水分開始揮發。隨著水分的減少,離散的乳膠粒子的排列由疏散變得更加緊密,在毛細管壓力和表面張力作用下擠壓變形,乳膠粒子相互融合、擴散而最終成膜。 水性雙組分涂料在成膜過程還有多異氰酸酯和水的反應、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粒子的共凝結、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的反應等,這些都會影響雙組分水性涂料的整個干燥過程。 二、 水分揮發是關鍵,但不是唯一因素 水分的揮發,如水分是否有次序的揮發、是否完全揮發,對水性漆的成膜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水性涂料的成膜不能只是單一的考慮涂料本身,而是應該結合家具底材種類、涂裝方式、涂裝設備、干燥方式等因素綜合考慮,這樣才能將水性涂料的性能發揮到最好,才能做出優異的表面涂裝效果。 水性木器涂料的成膜機理相對溶劑性涂料復雜,影響成膜的因素更多,水比溶劑更容易被木材吸收;水比溶劑更難于向上揮發掉;水的揮發比溶劑需要更多的能量??梢哉f最不確定的因素和最難控制的過程就是干燥過程! 由此可見,“水”簡直就是水性漆的命門,可以說成也是“水”,敗也是“水”。那么到底該如何干燥呢?漆膜干燥的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也各有各的優缺點,選對合適的干燥方式,抓住水性漆的命門! 一、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具有辦法簡單、應用普遍的優點。但在自然條件下,溫度和濕度及風速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尤其是低溫或高濕的條件下,干燥速度很慢,涂膜質量不穩定。
二、熱風干燥 熱風干燥是采用電或蒸汽加熱的方式,以溫度40~60℃、濕度50~70%的熱空氣為載熱體,通過有效的熱傳遞進行加熱,從而提升水性漆的干燥速度。熱風干燥以對流、熱傳導為主,晾干房的溫度具有梯度差、溫度不均勻的特點。
熱風立體烘干窯 三、紅外干燥 紅外線干燥具有升溫快、干燥效率高的特點。被涂飾的家具板件及其涂層在紅外線的照射下,吸收輻射能量并被轉化成熱能,從而加速涂層的干燥,通常選用遠紅外線干燥涂層。紅外線不適于干燥較厚的涂層,而且只能加熱紅外線能夠照射到的區域,不能用來干燥立體物件。 紅外干燥房 四、微波干燥 微波常用的微波頻率為915-2450MHz,以每秒幾億次的高速周期性地改動外加電場的方向,使水分子疾速擺動,產生顯著的熱效應,從而使涂層內部和外表的溫度同時升高。優點在于干燥速度快,涂層加熱均勻,但微波有選擇性加熱的特點,需要合理的選用。 五、紫外線干燥 對于水性UV涂料可以采用紫外線固化的干燥方式。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水性UV涂料中的光敏劑吸收特定波長的紫外線,產生活性基團,引發成膜物的聚合反應。紫外線干燥具有固化速度快,涂膜質量好的特點,但是只能用于干燥水性UV涂料。在紫外光照射前要將涂膜的水分充分揮發,而且只能用于平面家具板件的干燥。 紫外光固化機
水性漆干燥的理想過程是由內而外地進行干燥,表干不能過快。如果濕膜表干過快,會極大地增加了后續水分揮發的難度,導致水性涂料成膜不好,進而影響最終的涂裝效果。水性漆干燥可以采取幾種干燥方式的有效組合,顧及眾多條件的同時使水分干凈地走掉! “無窮花水性漆”品牌隸屬于山東蓬萊祿源漆業有限公司,品牌創建于1998年,是國內專業從事環保水性漆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山東省高新技術型全水漆生產代表企業。公司產品全部以水為稀釋劑,綠色環保,分為水性木器家具漆、水性工業防銹漆、功能型水性漆、建筑藝術涂料四大系列上百上品種,二十多年來,無窮花始終將水性漆及相關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公司技術研發實力雄厚,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并與德國慕尼黑大學特利爾教授帶領的技術團隊進行技術聯盟,致力于滿足每位客戶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