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工業漆常見問題及實用解決方案! |
發布時間:2021-09-01 作者:無窮花水性漆 文章出處: 瀏覽量:1170 |
水性工業漆是一種以水為溶解介質的涂料,水性工業漆具有無毒環保、無氣味、可揮發物極少、不燃不爆等優點,是一種不用有機溶劑作為稀釋劑的綠色環保產品。水性工業漆在我國起步較晚,隨著國家環保法規的日益完善、涂料企業和公眾對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發展水性等環保涂料已勢在必行。 但由于各種原因,水性工業漆在施工過程中也常會因為環境、技術、施工等復雜原因出現一系列不良問題,遇到這些問題還是應及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且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我們為大家著重搜集羅列出以下經常會發生的多種問題,并備注有技術解決方案,希望在制作、施工過程中對您有所幫助。
水性工業漆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隆起 隆起也稱為浮皺。在噴涂過程中或漆膜干燥的過程中,由于漆面膨脹而在部分區域形成的隆起,可能呈現不同的形狀。 成因: 1、底層沒有進行徹底地清潔,例如底層表面的油脂或蠟質物沒有徹底清除,由于夾層效應的影響,導致再噴涂的涂料無法附著。 2、二次噴涂的間隔時間太短,沒有給予底層涂料充分的干燥時間,導致濕漆面中的水分侵蝕中涂底漆或面漆使之變軟。 修正方法: 如果印記比較明顯,應打磨掉涂料層后重新噴涂。 2、流掛 也稱為流淚或垂淚。涂層局部變厚,因重力原因出現垂淚狀態,只出現在噴涂過的表面垂直時或垂直噴涂的表面。 成因: 1、噴槍使用不當。例如壓縮空氣壓力過低,或噴槍與噴涂表面距離過近,或噴槍移動的速度過慢,均會增加流掛現象出現的可能性。應適當調整噴束形狀和噴束氣壓,使噴射距離保持在20-25cm,而且噴槍的移動速度應均勻。把握產生流掛的極限噴涂量,集中注意力邊觀察漆膜形成的情況邊噴涂。 2、噴涂車間溫度過低,噴涂的漆層不易干燥,或一次性噴涂的漆層太厚,導致漆層干燥速度過慢。 修正方法: 流掛現象輕微時,待漆面干燥后先用細砂紙濕打磨有缺陷的區域,流掛現象嚴重時,打磨有缺陷的區域后重新進行噴漆。 3、濕印或涂層下蠟痕 從漆層表面可以看到底層有污染區的輪廓,或出現多種形狀的無光斑點。 成因: 1、噴涂前沒有對底層表面進行徹底地清潔,例如油脂或蠟質物質沒有徹底清除。 2、以前的漆層干燥或舊漆層的缺陷未去除。 修正方法: 如果印記比較明顯,應打磨掉涂料層后重新噴涂。 4、水跡印 漆層表面出現白色或黃色的腐蝕狀斑點,多出現在車頂、發動機艙蓋或行李箱蓋等與陽光垂直的表面上。 成因: 1、涂料層在沒有充分干燥的情況下接觸了水滴,特別是高礦物含量的水。水滴與涂料中的水分混合后會滲入漆面,從而留下水跡。因此噴涂不久的漆面嚴禁與水接觸,嚴禁雨天行駛。 2、即使是干燥的漆面,如果經常接觸水滴也會在涂料表面留下水跡。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滴具有放大鏡的透射聚焦功能,水滴干燥后就會在漆面留下白色或黃色的腐蝕輪廓。 3、如果噴涂的漆面過厚,就會延長干燥的時間,漆面接觸水滴后留下水跡的幾率更大。 修正方法: 使用較細的拋光劑或較粗的拋光劑拋光,這取決于水跡印的深度。在水跡印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拋光幾天后水跡印會重新出現,應重復進行多次清潔,可以徹底消除水跡印。如果清潔無效,應使用細砂紙濕打磨水跡印的區域后重新噴涂。 5、走絲 即銀粉反光不均勻。銀粉顆粒沿同一方向排列,呈現明暗相間的條紋。如果在垂直表面上出現走絲現象,多數情況下,沉積的銀粉會刺破漆膜。 成因: 1、銀粉漆是由顏料、水分、有一定大小的金屬顆粒以及添加劑混合而成,金屬顆粒在顏料內的分布比例將影響到漆面的顏色。如果銀粉漆在噴涂之前沒有充分攪拌均勻,金屬顆粒就會沉積在容器底部,導致底部的涂料中金屬顆粒過多,使漆膜過厚,出現漆面顏色不均勻的情況。 2、涂料的施工粘度不正確,即稀釋的比例有問題。稀釋粘度過高會出現走絲,金屬離子聚集的現象,粘度過低漆膜過薄,漆膜性能會變差,必須選擇能兼顧兩方面要求的適宜粘度。 3、每次噴涂的時間間隔過短。如果銀粉漆沒有充分干燥,會出現金屬顆粒分布不均勻的現象。 4、噴槍調節不當或噴漆技術不佳。壓縮空氣壓力過低,或噴槍與噴涂表面的距離過近,或噴槍移動的速度不均勻,均會造成銀粉漆表面出現陰暗相間的現象。 修正方法: 將漆面用細砂紙水磨后重新噴涂,或待漆面完全干燥后加大壓縮空氣壓力,增加噴槍到噴涂表面的距離至40-50cm,再噴涂一層使用快速干燥的銀粉漆。 6、魚眼 也稱為縮孔或珠孔。漆面上出現圓形小坑,有時呈分散狀,有時呈聚集狀。 成因: 1、底漆表面污染,例如底漆上有油,因此在噴涂前一定要將噴涂表面清潔干凈,可以使用中性清潔劑。 2、對噴槍使用的壓縮空氣進行嚴格的過濾,確保壓縮空氣的純凈,因為硅酮物經常被發現來源于壓縮空氣管道而不是涂料中。每天對壓縮空氣過濾器進行排空和清潔,以排除過濾器中的水分和臟物,對空氣壓縮機要每天排水。 修正方法: 清除受影響的區域,重新噴漆。 7、遮蓋力不良 也稱為透色或滲色。色漆不能完全遮蓋原有漆面的顏色,或舊漆膜的顏色、底漆層的顏色滲透到面漆層,改變了面漆的顏色。紅色和黃色漆層出現滲色的現象較多。 成因: 1、色漆產生沉淀。面漆在稀釋后,沒有進行充分的攪拌,顏料沉積在容器底部,導致噴涂的涂料中樹脂含量過高,顏色變淺。 2、錯誤的噴涂技術。例如每一后續層涂層沒有進行重復噴涂,導致條狀漆面或出現遮蓋不良的現象。 3、使用了過多的水稀釋,使涂層變得很薄。 4、舊漆層或底層涂層中,含有能引起滲色的顏料,因此對于舊漆層應慎重處理,可以噴涂一層能防止滲色的隔離層。 修正方法: 如果有輕微滲色,可以噴涂足夠的涂料進行遮蓋。對于滲色嚴重的漆面,應將其打磨掉,再重新噴涂。 8、細小龜裂 漆面嚴重出現光澤,面漆層上出現很多細小的裂紋,與干涸的池塘中的泥土開裂形狀相似,裂紋往往呈現三角形、星形或不規則的放射形狀。開裂一般發生在面漆層,有時也會深入到內涂層。 成因: 漆膜太厚。過厚的面漆層會將正常的應力放大,造成開裂,應采用交薄涂層多次噴涂的方法。而且每層面漆噴涂作業之間應留出足夠的干燥時間,不可以用噴槍吹風干燥。 修正方法: 如果龜裂不能打磨拋光的方法去除,應徹底將開裂的部位打磨光滑。情況嚴重時,應清除漆層,直至露出金屬層后重新噴涂。
上一篇:一些關于水性木器漆的疑問解答 |
此文關鍵字: |